首页

搜索 繁体

独治大明 第56节(2 / 3)

樘对这两个位置已经有属意的人选,便直接进行安排道:“由张升出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出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陛下圣明!”李裕知道这两个都是门党中人,当即会心一笑地道。

朱祐樘看到人员调整得差不多,又是进行安排道:“廷推不宜彻底废掉,朕心里并没有吏部左侍郎的属意人选,这个位置便交由九卿廷推吧!”

“陛下圣明!”李裕先是微微一愣,而后便是折服地施礼道。

这一收一放,简直已经将权术玩得炉火纯青,既牢牢地掌握了人事大权,又能让那些九卿品尝到一点甜头。

随着人员名单敲定,便是由于吏部递交内阁,内阁交给翰林院草拟圣旨,而后便由司礼监用印下发。

朱祐樘对这次人员变故显得十分的平静,这些词臣的调查看似很重要,但亦可以说是一点都不重要。

他知道这里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名人,像回乡守制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和时任正八品的翰林检讨杨廷和等,只是终究离得有些远。

词臣最大的作用是行使相权,用他们的智慧来管理这个王朝。

只是现在自己当政,这些词臣若不能服从自己,而是想要玩他们和光同尘那一套,十个杨廷和都不如一个万安。

“臣叩感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翰林侍读学士刘健接出旨意并没有显得多开兴奋,原本一度企望是由自己接任礼部左侍郎,但还是规规矩矩地谢礼道。

“臣叩感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升算是一次超迁提拔,在得到这个任命的时候,当即便十分兴奋地接旨道。

只是事情终究还是出了意外,而这个意外是让人始料不及。

由于徐溥告假在家养伤,圣旨直接降至徐宅,结果徐溥一番权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显得正义凛然地回绝道:“廷推乃祖宗成例,贤士众望所归。今陛下轻众议重专独,以中旨指定微臣,实乃与君臣相恃,非圣君所为,故不受!”

“拒旨不接,吾辈楷模也!”

“徐学士无个人荣辱,真大夫也!”

“吾辈当效仿徐学士,祖宗成例岂可改之!”

……

在得知徐溥拒绝陛下的升迁中旨后,唯恐天下不乱的清流官员纷纷称赞徐溥的做法,甚至有官员呼吁大家联合起来逼迫陛下将人事权还给九卿,廷用英宗朝定下的廷推人事制度。

终是陌途,波云诡谲

乾清宫,檀香袅袅而起。

李裕在徐宅碰到软钉子后,便第一时间回来复命。

或许是担心朱祐樘会暴怒,原本是打算前来谢恩的张升亦跟随一起进来。

事情倒是凑巧,锦衣卫千户王相在审讯完谢柯过来汇报,亦跟着李裕和张升规规矩矩地跪到这里。

自从昨日秋香事件后,今天呆在东暖阁的宫女明显更加懂规矩了,在三个官员进来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刘瑾现在被重点培养,正手持佛尘规规矩矩地站在朱祐樘身旁,从窗户映射进来的光线落在他华丽的太监服饰上。

在这里的四人显得大气不敢粗喘,明显已经感受到帝王的怒意。

手握京军十二营,大明正统皇帝,拥有智谋和手腕的少年天子,而今竟然还有臣子敢公然唱起反调触怒这位帝王。

“拒恩?很好,当真是好极了!”

朱祐樘原本正要翻看湖广巡按御史姜洪弹劾王越的奏疏,此时听到李裕的回报,亦是气得青筋直冒地道。

或许是感受到了帝王的怒气,李裕和张升将头埋得更低。

“你们都起来议一议吧!徐溥拒绝皇恩授职,此事该如何应对?”朱祐樘压下熊熊燃烧的怒火,便淡淡地开口询问道。

李裕和张升发现弘治比想象中要稳重,不由得暗暗吐了一口浊气,便起身谢恩。

王相是典型的年轻人心态,当即忍不住表态道:“陛下,既然徐溥如此不识抬举,这简直公然跟陛下作对,微臣以为当将其撤职处置!”

“李卿、张师,你们觉得当如何呢?”朱祐樘其实并不是要问王相的建议,便直接锁定李裕和张升道。

刚刚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的张升看着李裕似乎没有想好,便率先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宜动静过大,可由刑部尚书杜铭接任礼部尚书,迅速平息由此事所引起的非议!杜铭承蒙隆恩,定不敢行拒旨之事!”

“若是不处置徐溥,朝臣怕是以为朕怕他徐时用了!”朱祐樘将手中的奏疏重重放下,显得咽不下这口气道。

其实现在不仅仅是生了恶气,徐溥现在摆明是要求他废掉“皇命提拔”,而是改为英宗时期的九卿廷推制。

这帮文臣口口声声都在说忠君,结果千方百计从朱家这里偷钱偷权,如今还有脸亮出一个八岁皇帝时期立下的九卿廷推制度。

在这一刻,他发现周烈造反的案子还真得尽快落实,没有人头滚滚来震慑这些宵小,还真以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